第115章(1 / 2)

贤妻生存守则 如小果 5959 字 4个月前

利弊权衡

服侍姜氏和许氏吃了午饭,安静茹才从荣景园退出来,回荣恩轩换衣裳吃饭。

雨势没有之前那么急,以绵绵之态洗礼大地。然而,吹过来的风却是十分凉爽,彷佛顷刻间就有了寒冷之意。

安静茹下意识地拉了拉衣襟,春香示意走在前头掌伞的春景把伞放低一些,以次抵挡迎面吹过来的凉风,安静茹想起一事儿来,扭头问赵嬷嬷:「府里的秋裳可送来了?」

赵嬷嬷想了一回:「没听管事的回。」

安静茹也不记得,「一会儿去问问,咱们倒罢了,那些小丫头都是长个子的年纪,去年的衣裳穿不了,没得受了凉。」

赵嬷嬷点头:「一会儿得了闲奴婢就去。」

风很大,吹得裙摆飘起来,凉风只朝裤管里灌。一行主仆几人皆不说话,只想着快些回到荣恩轩。已经过了午时,安静茹确实觉得有些饿了。虽然府里发生了一些事儿,可她明白,越是这样的时候,越要沉得住气,一旦慌起来就更无法稳住心神。

顺着风声,一阵对话传来。

「你大概还不知道,我也是才听人说的,说是咱们家的二夫人,在外头惹了事……」

另一个婆子稳重谨慎的声音传来:「当初我说什么来着?莫要人不知,除非己莫为,以前陈嬷嬷在府里,有一次陈嬷嬷多喝了几杯酒,不小心说漏了嘴,我就知道了。不过那会子,陈嬷嬷都不敢劝的,咱们这样的人,私底下议论也不能够!现在事情败露了,陈嬷嬷离开府里,虽然有些不光彩,二夫人到底没亏待她,如今回去颐养天年。我们这些人还不知道会如何呢?」

「能怎么样?横竖在这府里是奴婢,到了别家还是奴婢,难不成你还想着到了别家做夫人奶奶?」

那婆子正经地道:「我倒是实话实说,果真盘查下来,别说你我,就是……也未必能全身而退。虽然咱们是奴婢,可真去了别家,会不会将咱们当做人就不知道了。」

一旦获罪,那些本来是夫人奶奶的都要沦为官奴,罪臣之家的家仆,是没人会管他们的死活。这样的事儿本朝也不是没有,韩家之前就有过,谁也不敢用,甚至当做闲人养着都不行,还不是活活给逼死了。比起那些曾经是夫人奶奶的,不敢轻易动,那些家仆就完全不一样。

安静茹微微蹙眉,朝赵嬷嬷道:「下去吩咐一声,若是再叫我听见有人背地里议论主人家的事儿,决不轻饶!」

其中的厉害关系,赵嬷嬷也不是不明白。这些仆从妄议主子本来就不对不说,若是这些议论传出去,后果不堪设想!

谁家没有一点儿家丑,有些家丑惹人一笑就过了,而有些家丑,足可叫人死无葬身之地。

安静茹呼吸一口清冷的空气,春香忍不住低声道:「奴婢也听说,是因为二夫人……」

话没说完,就被安静茹制止了,春香忙闭上嘴不说。安静茹没有听到有人明确地这么说,但太夫人主动叫户部查她的庄子,安静茹就隐隐约约猜到了出问题的不是永业田。或许太夫人也是猜的,所以先发制人,户部到底敢不敢查她的庄子,现在还没有消息,王大人应该也要回去找户部尚书商议。

如果不敢查,那么查了永业田,其他的同样也不敢查了。如果户部仍旧要查太夫人的庄子,太夫人也不怕查。查过了之后没有问题,其他的户部若要查,韩家就要讨个说法。如此一来,就从被动变成主动,太夫人年纪大,但反映也够快的。

从这事儿上看,太夫人很精明,但偶尔的精明能挽救长年累月因为不精明,因为糊涂犯下的过失么?

安静茹理家之后,刘氏不止一次暗示安静茹,炮制沈氏的法子,贪污官中的银钱。安静茹每次听了就当做听不明白,一切都照着规矩来,账目清晰明确,其实按照沈氏以前更改的那些例子,就能余下一些银钱。这些银钱重新立了账目,仍旧在官中,以填补其他的开支。

一个大家族,最害怕的就是家族中的蚀蚁,看似不起眼,却足可颠覆大厦。家族里的所有人都依附大厦而存活,若是大厦到了,连安身的地方也没有。

她和韩睿华以后还有自己的孩子,自己一辈子就罢了,总要给孩子留个安身立命的地方。

而韩家盛衰,还关系着王妃,王妃的两位郡主和小世子。韩睿华更是与王府紧密相连,动一处就牵动全身,韩睿华好了,自己才能过好。

安静茹放下碗筷,赵嬷嬷温声劝道:「再吃一些吧,早上就没吃多少。」

安静茹摇摇头,她是真的没胃口,赵嬷嬷又劝道:「外头还有几位老爷、还有姑爷,姑奶奶何苦担心那些?」

安静茹叹口气,「倒不是因为这个,罢了,再添半碗吧。」

赵嬷嬷面上一喜,端着碗又添了半碗白饭,站在安静茹身边布菜,安静茹忙叫她也下去吃饭。「今儿大伙都吃的比往日晚些,一会儿你还有事儿要做,先下去吃吧,让品翠留在这里就行了。」

赵嬷嬷也不勉强,福福身出去,叫了品翠进来服侍。

品翠因为担心花姨娘,这两天都没睡好,整个人看起来瘦了一圈,也憔悴了许多。

花姨娘现在还不能离开韩国公府,当然目前也没有人生安全问题。可是等韩睿龙的事儿结束了,花姨娘再留在府里,就不见得能得到好处。

安静茹吃了饭,叫丫头进来收拾碗筷,让品翠跟着她去了正屋。太夫人既然答应了不会要花姨娘的命,安静茹能做的也只有这么多,花姨娘在二房,二房的事儿她没有资格过问。

「……所以,一旦事儿有个眉目,你堂姐就要下定决心,到底是性命和玉姐儿重要,还是其他的更重要。」

品翠咬着嘴唇,安静茹就把话说得更明白些,「太夫人虽然答应了会保住她,可毕竟是二爷屋里的事儿,她也不便彻底管下来。以后二爷屋里说不定还会有其他人,花姨娘在府里,还不如在外头。」

品翠不由得抬起头,如果到外头去,最好的去处就是太夫人的庄子上。哪里都是安静茹的人,不用担心有人会把花姨娘怎么样。

何况,也只有太夫人的庄子最合适,安静茹自己陪嫁的庄子不合适,欧阳倩或者沈氏的庄子,那绝对不是花姨娘能活命的地方。

品翠福福身:「谢谢三奶奶,奴婢自己想法子去给堂姐说。」

安静茹又紧着补上了一句:「果真下定了决心,就要看准时机。错过了又要周旋一番,其实说起来,玉姐儿能养在太夫人跟前,倒是玉姐儿的造化。」

庶出的女孩,身份本来就不好。但养在太夫人跟前,对外来说,好歹教养是错不了的。如果太夫人还能活到她长大的岁数,说不得她的亲事,太夫人还会为她做主,这样一来,嫁的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。第一次投胎没有选择,第二次投胎却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挽救或者做些改变。

安静茹想着那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孩儿,心头便有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,最后长吁一口气。

品翠一扫之前的沉郁,眼睛透出光亮来,跪在地上朝安静茹磕头,安静茹忙叫她起来,「我也是瞧着玉姐儿就忍不住心疼她。」

品翠却郑重地道:「三奶奶的恩情,奴婢和花姨娘还有玉姐儿都不会忘了,这辈子奴婢孝敬您,下辈子奴婢还侍奉您!」

安静茹哭笑不得,「我早说过,在我眼里你和春香、赵嬷嬷她们一样,说这些话做什么?再说,你也帮了我不少。俗语说双手难敌四拳,以后的日子长着呢,没了你们,我不一样寸步难行?一笔写不出个人字来……」

品翠忍不住红了眼眶,安静茹道:「快别这样,抆了泪去夫人那边瞧瞧。」

品翠退出去,吃了饭赵嬷嬷从外头进来,「姑奶奶要不要去看看二夫人?奴婢方才吃饭时,听其他人说,太医在府里。」

是该去看看,她今儿才从南京回来,伦理还应该给她洗尘。安静茹点点头,「我先去夫人屋里看看二舅母。」

许氏毕竟是客,还是婆婆的娘家人。赵嬷嬷找了衣裳出来,服侍安静茹换上。品翠从荣景园回来,说许氏还在姜氏屋里,见雨势小了,预备请了太夫人的安就离开。

赵嬷嬷忙叫春香等丫头拿了伞来,安静茹疾步朝荣景园赶去。

姜氏已经将许氏送到了正屋门口,安静茹紧疾步上前见礼,许氏来时一脸担忧,可却没忘了她来府里是安慰姜氏。不过姜氏本来就是冷静淡漠的人,即便惊愕,也不明显,许氏见她自己都不担心的模样,想来是已经有法子度过去,因此比来时还轻松一些。

她们到寿禧堂的时候,沈氏已经在里面的,本来就风尘仆仆,还没来得及梳洗,这会子哭得眼眶儿通红,又是满脸的愧色,整个人看起来毫无生机,彷佛已经被病魔缠身。

绕是许氏多少了解一些沈氏的为人,也不免有些同情她了。

二老爷又提要休了沈氏的话,沈氏在屋里听得,连伞也不打,饭也不吃就跑来太夫人这里,好一阵哭诉,她们进来的时候,还依稀听到沈氏说什么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话。

太夫人叫如意将沈氏扶起来,许氏随即收起脸上同情的神色,面带微笑朝太夫人见礼,像是什么也没看到一样,不过寻常走动罢了。

太夫人虽然勉强扯出一抹笑,神色却讪讪的,「倒叫亲戚看了笑话。」

许氏忙陪笑道:「谁家没有一点儿事儿,要紧的大家帮着一起度过去就好了。」

也算是表明了态度,姜家虽然不一定能使上什么力,但终究是姜氏的娘家人,能帮忙的一定会帮。

太夫人这才笑的有几分恳切了,道:「幸亏还有你们这些亲戚。」

许氏道:「亲戚间本该如此的。」

话虽然都说的比较隐晦,但相比之下,沈氏和姜氏的高低立马就显露出来。沈氏的娘家人不会也出不了一点儿力,但姜氏的娘家人却不一样,就是容惠的未来夫家,孙家也是沈氏的娘家没法子比的。至於沈氏的亲家甄家,那就更别提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