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79、衰没衰!
果然, 年前在六国饭店聚餐时, 陈萱问起孙燕小李掌柜的亲事, 小李掌柜笑的见牙不见眼, 孙燕也是满面喜气, 未婚夫妻二人互看一眼, 小李掌柜笑道,「年后二月的吉日, 到时还得跟东家请几日假回来办喜事。」
魏年道,「不准,喜帖还没收到, 不准假。」
大家说笑一回,白小姐道,「老齐你介时不在北京, 人不到,礼可得到。」
齐三笑, 「你别说我,说的好像你在北京似的。」
聚餐后,年前魏年陈萱魏银分别同白小姐、孙燕谈了留驻北京之事,孙燕自然愿意,只是在店里利润分成上,孙燕不同意, 道,「就是两位东家出国留学,我做个掌柜便可, 哪里能与东家七三分成,北京城都没有这样儿的,这不合规矩。何况,我能有今日,皆是两位东家提携,两位东家七,我三,也是北京城的独一份儿了。」
陈萱认真道,「话不能这样说。我们这一走,以后店里的事,都要由你做主。在国外,通信不方便。做生意,又是极机变的事。何况,现在的世道,咱们都是晓得的,虽说去年年初上海打过仗后这也消停小两年儿了,可眼下瞅一瞅,东交民巷西交民巷的房价居高不下,城里随时可见日本浪人,员警却是管都不敢管,世道不太平啊。就是这生意交给阿燕你,我跟阿银也想过了,生意呢,能做就做,倘真是世道乱了,凡事要以自身安危为先,只要咱们人在,生意什么时候都能做。不要只看一时,以后的时间长久的很。」
魏银也劝孙燕,「阿燕你就别推辞了,咱们这些年的相处,再说,现在生意可不好做。」
孙燕也是个干脆人,主要是,孙燕是陈萱魏银店里的第一批员工,就像魏银说的,相处这些年……孙燕道,「我打理店中生意问题不大,只是小李他在天津,一个人怕是忙不过来。」
陈萱眼中露出笑意,「这个我跟阿年哥商议过了,你们在天津这几年,天津生意很稳当,何况,你跟小李掌柜明年就要成亲。不妨你跟小李掌柜回北京,让李二过去主持天津的生意。这些年我瞧着,李二也是个稳当性子,小李掌柜带他些日子,问题不大。」
孙燕心下一喜,「我得谢谢两位东家,现在做生意,两头分着是常事。就是我与他成亲晚,年纪本就大了,婆家那边儿怕是会急着我们成亲生子,他能在北京帮我,最好不过。」
说过生意,魏银问孙燕,「你这几年都是在天津,嫁妆置办的如何了?」
孙燕人逢喜事精神爽,「嫁妆原是该我娘家置办,我妈不擅外务,我这事儿,也不好都托给族里的亲戚。我们在天津时,天津也是极繁华的地方,我顺手置了些东西。我寻思着,这些个家用的东西,只要不太次也就行了,反正东西一用便旧,也不值钱了。倒不若置一处宅院,体面不说,以后也可传给后人,我在金鱼胡同儿置了处宅子。」
魏银直说,「有这处宅子,北京城里十有八九*的闺秀都不如你。」
孙燕笑,「二东家别打趣我了,也是这些年存下的钱,要搁前些年,置地倒比置房好,置地年年有出息,可自从世道乱了,还是房产稳当一点儿。」
孙燕和陈萱魏银商量的,虽说明年要接手店里的生意,不过开年后天津那里得去整理整理,好预备着李二过去接手。
这自是应当。
倒是魏年想让白小姐接掌北京化妆品厂的事被白小姐拒绝了,白小姐自称更喜欢上海,白小姐倒是推荐了齐三,白小姐同魏年道,「赶紧把齐三调回北京,我自己好在上海独掌大权。」
魏年好笑,「你现在不是独掌大权。」
白小姐摆摆手,「太烦了,成天嘀嘀咕咕,管天管地。他是个正经人,我对他无意,倒不如早点儿分开,不然他想多了,倒是白做了几年同事。」
魏年颇是八婆地说,「这年头,像齐三这样品貌端正的正经人也不好找。错过这个,可能就没下一个了。」
「行了行了,我看你家小丫头那爱管事儿的样儿,就是像你。」白小姐精致的脸上看不出喜恶,「我还是在上海,让齐三来北京吧。」
既然白小姐坚持,魏年再与齐三谈过,齐三沉默片刻方道,「既是她的意思,就这么办吧。」
魏年问齐三,「你俩到底怎么回事?」
齐三也是三十岁的人了,并不隐瞒,「无非是我心仪她,她无意我。」
魏年给齐三出主意,「老话儿说的好,烈女怕郎缠。白小姐心性十分聪明,让她看到你的真心,她也不是无知无觉得人。」
齐三叹道,「她不是无知无觉,她只是不喜欢我罢了。」
魏年看齐三堂堂大男人,竟为男女之事愁的长吁短叹,可见对白小姐十分深情。魏年跟齐三打听,「是不是她在上海有喜欢的人了?」
齐三摇头,十分笃定,「没有。」
魏年只得宽慰又鼓励了齐三一番,倒是楚太太听说家里堂弟要来北京升任总经理,不论是薪水还是职位都上升了不只一个台阶,心下十分欢喜,借着过年给魏家送了份儿很尽心的年礼,认为堂弟能有今日,多赖魏先生魏太太提携。
楚教授知他夫妻二人明年就要去考国外大学,笑道,「他们夫妻当真是信心百倍。」这还没考哪,先把接替位子的人找好了,可见夫妻二人对考取国外大学之事是有十足信心的。
楚太太道,「我看你当年考国外学堂也不难。」
楚教授点头,「的确不难。」
这个新年无形之中就带上了一些分别的气息,夫妻二人准备出国留学的事,是年后同魏老太太说的。魏老太太并没反对,就是有一事同魏年说,「前年你爸爸去了,原我想着,我怕也没几年了,你爸爸的棺木就没送回老家。如今,你大哥回老家了,咱们再一走,你大姐虽在北京,可没有让闺女照顾爸爸棺木的理。这走前,还是送你爸爸回老家安葬吧,我也想再去瞧瞧你大哥他们。这不争气的东西,抽那败家破业的玩意儿,把家业都抽没了!活该他回老家种地!」
魏老太太骂一回长子,把心底的这些个牵挂都跟小儿子说了。魏年显然也早就考虑过此事,「妈你说的是,我也正想这事儿。这样,过几天我去庙里选个吉日,先送我爸爸回乡,咱们也去瞧瞧大哥。」
魏老太太叹口气,「这也不急,你先安排别个事,再说这事儿。」
老娘突然间如此明理,魏年还真有些不适应。